1、驅動因素:2022年3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實施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基因與生物技術、種業、智慧農業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業內專家表示,“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有望加快出爐。
2、十四五定位:
根據十四五規劃,基因與生物技術被確定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的七大科技前沿領域攻關領域之一;同時,基因技術也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3、基因與生物技術:
基因組學研究應用,遺傳細胞和遺傳育種、合成生物、生物藥等技術創新,創新疫苗、體外診斷、抗體藥物等研發,農作物、畜禽水產、農業微生物等重大新品種創制,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研究。
4、多地政策扶持
截止目前,多地已出臺支持生物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力促生物經濟成為當地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核心支撐。
5、生物領域前沿技術
根據中國工程院“面向未來需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研究”項目組的預測,到2030年,大部分新的化學品供應將由生物技術提供;到2040年,生物化學品將在各個競爭領域超越石化產品。
6、市場空間
(1)“十三五”末期,我國生物醫藥、生物制造、生物育種、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值規模近5萬億元,生物及大健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規模超過10萬億元,成為全球名副其實的生物產業大國。
(2)根據各省已披露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生物經濟規模為:四川省1.5萬億,湖北省6500億,黑龍江省4200億,南京市4000億。